
民办职业教育:寻求转变,提高实力《广东省教育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提出,广东省将率先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,打造一批国家级“双高”院校,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。建设一批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,建设8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,建成300个左右“双精准”示范专业。建设100个左右骨干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、职业院校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、产教融合联盟。建设一批综合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。这一规划,为坚持走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发展路径的民办高职院校提供了宝贵的机遇。
目前,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生源质量不高,教师整体待遇较低、公共财政支持力度不大等挑战。面对困境,各民办高职院校积极寻求转变之策,增强综合竞争力。
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出台《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办法》,设立“凤凰学者”系列岗位,既吸引外来“凤凰”,又为内部“燕雀”成长提供快速通道。对学位、年龄等硬件暂不达标但业绩优秀的人才,适当放宽招聘通道,从而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。
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推进“双高”建设过程中,深化以新型产业学院为载体的“多维跨界、岗课融通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设置卓越人才、杰出人才、优秀人才、青年骨干教师四个层次的人才岗位,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,构建"1+3+N”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,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电商人才培养高地。
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坚持“以高质量求生存、以就业乐业求认同、以服务地方经济求支持、以创新特色发展求发展"的办学定位,不断优化专业结构,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、人工智能、信息技术等优先发展,同时将供给过剩、就业率不理想、职业岗位饱和的部分专业撤并淘汰,鼓励二级学院紧跟市场需求开设新兴专业。
校外培训机构:经历洗牌,转型重构
“双减”落地,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。教培机构在经历一番沉淀之后,步上另一条赛道。
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无论是上市公司、独角兽还是中小型培训机构,都必须遵循“合规”这一外在要求。业内人士一致认为,按照国家的监管态势,以往的“擦边球”已经无法继续进入赛场,必须找到核心合规的业务模式。
因此,“转型”成为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词。经历洗牌后的教培行业,跨过“阵痛期”,在教育公益性原则下,与学科教育形成互补,重回稳健增长。多点开花、混业经营是绝大多数教育机构的转型策略。除了素质教育、职业教育、教育信息化、教育硬件等常规转型方向外,直播电商、文旅、文化服务等新领域也被瞄准。卓越教育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周贵表示,“我们积极拥抱变化,重构课程体系,大量投入素质课程研发,大学生提供更灵活、更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。”
民办学前教育:特色发展,树立口碑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民办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事业的生力军。随着国家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等文件的出台,对幼儿园的办园资质、安全监管、卫生保健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,一些管理不善、经营状况较差的民办幼儿园逐渐被淘汰。业内人士认为,优质教育是民办学前教育的生命线。
目前,不少民办幼儿园都在想办法扩大生源。有的民办幼儿园已开设托班。招收2周岁以上3周岁以下的幼儿,提供托育服务。
广州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吴亲平表示,民办幼儿园要赢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。有特色的园所才能形成品牌个性,树立口碑。
民办中小学:调整迭代,普高增量
近年,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入调整迭代期。一方面,“公参民”学校基本完成改名和脱钩,“名校办民校”成为历史。此前,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《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》,“公参民”学校要么转为公办学校,要么继续当民办学校,但必须在名字、教师、财务、招生、行政、办学等方面与公立学校进行分割。另一方面,广州启动“公民同招”免试入学、不能掐尖,民办中小学开始摇号派位招生。
近年,广州民办小学学位供应量持续减少,2022年招生学位约5.1万个,招生学校减少27所,学校减少1.3万个;2023年民办小学学位减少2622个,为4.9万个。与此同时,民办初中学位也不如此前紧张。2021年,48236名学生竞争46281个学位;2022年报名人数为38416人,学位数为36154个,报名人数和学位数双双下降;去年有35832名学生报名,学位共36262个,多出430个学位。
而民办高中招生情况正好相反。近年,广州多所新办民办高中获批。业内人士表示,这是全国普通高中发展的缩影——义务教育阶段之后,高水平普通高中的普及也进入快车道。据悉,民办普通高中的增量,和此前针对培训资质国际高中的政策有关。政策规定,有照有证的国际高中,要整改转型为普通民办高中。政策实施后,有国际高中拿到了普高办学资质。除了国际高中,还有个别前些年创建的K12学校补齐了高中学段。
广州民办教育历史悠久,形态多元。一直以来,广州民办教育以教育观念创新、育人方式创新、教育政策创新带动学前教育、中小学教育、职业教育、校外培训等业态百花齐放,形成层次类型多样、结构功能与公办教育互补的发展格局。
赓续辉煌历史,延续时代佳话。广州民办教育在学位供应、教育改革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承担重任,履行使命,经受挑战,在广州教育事业波澜壮阔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